|
长沙县茶文化# 茶史拾零|马王堆汉墓中的茶文物本文原载《长沙县茶文化》 《长沙县茶文化》新书推介会采茶舞表演
马王堆汉墓中的茶文物 在原长沙县马王堆乡(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)地面上原有两个大土堆,平地兀立,东西相连,传说这里是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,“马王堆”因此得名。1972年有关部门对马王堆进行发掘,才得知这里埋葬的并非马氏家族,而是比他还要早一千多年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。3座墓中随之出土的有一大批国宝级文物。其中与茶有关的文物,引起了茶界和茶文化专家的极大兴趣。 1972年至1973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不仅有“茶豸”封泥印鉴,墓中还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和多件漆茶具,是皇室贵族之家烹用茶饮的写实。这就从考古发掘上证实了汉以前长沙县已有种茶和饮茶活动。 汉印泥封“茶豸”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,一、三号墓还4次发现有“梋一笥”或“梋•笥”的竹简和木牍(注:梋的原字右边口字上还有个十字)。这个字,据考证就是《尔雅》“槚,苦茶”中“槚”的异体字或楚文字。所谓“槚一笥”或“槚•笥”就是指“苦茶一箱”或“苦茶箱”,即茶叶包装。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茶叶随葬品。笥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方型箱盒。出土时有百余只,有许多还保持完整,除装茶叶外,还有许多装有食物、丝帛、中药、香料等日用品,这显然已经属于商品包装了。这几箱称为“槚”的物品,出土时呈黑色颗粒状。通过切片处理,被确认为茶叶。 马王堆汉墓出土木牍 马王堆汉墓出土苦茶 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并不是专用的茶具,有些是用来饮酒的,上面写有“君幸酒”;有些是用来盛羹食的,上面书有“君幸食”。有一件五彩漆食奁内盛有碎饼状的东西,有人认为属于酒曲之类,也有人认为是苦茶饼。竹笥中装的“槚”是大叶茶,也是苦茶。 马王堆竹简中记载有:“牛苦羹一鼎”“狗苦羹一鼎”等。据专家考证,这里所谓的“苦羹”,就是指苦茶制作的羹汤,“鼎”就成了与其他食物共用的茶具。 马王堆汉墓出土云纹漆鼎 马王堆汉墓出土云纹漆钟 现在长沙县某些地区仍保留着泡芝麻豆子姜盐茶、煮擂茶、喝茶吃茶根的风俗,就是一种茶为食品时代的遗留习惯。因此,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的“君幸酒”与“君幸食”漆器也只是酒和盛食分用,而不是在形制上有别。至于茶饮和茶羹就更是与其他饮、食具分用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。由此可以推断,墓主当年使用称得上豪华奢侈品的漆制酒具、食具分用的器具来作为喝茶、吃茶羹共同的器具就理所当然了。因此,马王堆出土的漆制酒具、食具,就是我们目前为止最有理由认定的年代最早的与酒、食具共用的茶具。 |